今天中午在公司食堂吃飯,菜品中出現(xiàn)一種往常不太有的面食,不知道叫什么面,就請教了工作人員,工作人員回答說是“臘八面”。心里猛然一驚,難道已經(jīng)臘八了?拿出手機(jī)看看日期,真的已經(jīng)臘月初八了。吃著食堂的臘八面,感觸頗多,思緒瞬間飄遠(yuǎn),飄向了千里之外故鄉(xiāng)的那間小廚房。
臘八那天,母親總是早早起身,在柜子里翻出一個個白色棉布做成的袋子。煮臘八飯,對母親來說是一場用心的儀式,在一個個白布袋子里盡可能挑出圓潤一些的紅豆、飽滿一些的紅棗、亮晶晶的大米……每一樣食材的挑選都承載著母親對臘八節(jié)的重視。挑選完食材,她便系上圍裙,在廚房中忙碌起來。紅豆要提前浸泡,泡得胖嘟嘟的,像牙牙學(xué)語的嬰兒的小腳丫,煮起來才容易軟爛。她把各種食材細(xì)細(xì)洗凈,大米粒粒潔白,紅棗顆顆飽滿。灶火燃起,鍋中水沸,母親先放入難煮的豆類,耐心地?cái)嚢瑁粗鸷?。等豆子煮得差不多了,再加入大米、紅棗和其他食材,轉(zhuǎn)小火慢慢熬煮。
我在爐灶旁幫母親燒火的時候,她總是說,有些人在煮臘八飯時會放一些食用堿,用來減少煮飯的時間,她從來不這樣做,她感覺這樣會減少“飯味”,做好的臘八飯給神靈供奉的時候就是對神靈的不尊敬。母親認(rèn)為土地神和灶神能夠保佑全家人都安康,所以格外在意這種事情。母親還會講好多關(guān)于臘八節(jié)的傳說,是我在書本上從未聽到過的版本,那時候心里只想著什么時候才能吃到臘八飯,也沒太用心聽,故事情節(jié)基本都忘得差不多了。以至于有一次給孩子講臘八節(jié)的習(xí)俗,只能說,奶奶做好臘八飯,會給家里的土地神和灶神供奉一些,還要給家里的雞、貓、狗、豬分食一些。孩子好奇地問,為什么就不給鴨子吃臘八飯?有時候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真的讓人啼笑皆非,我摸摸孩子的腦袋笑著說,奶奶家沒有養(yǎng)鴨子啊。如今城市的生活節(jié)奏太快,自己的小家里又沒有家鄉(xiāng)墻上掛的那一本厚厚的日歷,慢慢地都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臘八節(jié)了。
隨著時間推移,廚房里漸漸彌漫起誘人的香氣。那是谷物的甜香、豆類的清香、紅棗的蜜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,濃郁得化不開。我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,母親笑著說:“臘八飯要趁熱吃才香,才有‘飯味’,去叫你姐姐來吃飯。”母親會先盛出一碗供奉土地和灶神的臘八飯,再給我們姊妹們每人盛一碗放在灶頭。
如今,我已離開家鄉(xiāng)在公司上班十五個年頭,嘗過許多美食,但總是感覺缺少母親口中的那一絲絲“飯味”。母親做的臘八飯的味道,始終在我心間縈繞。那是家的味道,是母愛的味道,無論歲月如何流轉(zhuǎn),都不會消散,反而在時光的沉淀下,愈發(fā)香醇,成為我記憶深處最珍貴的寶藏,讓我在每一個寒冬,都能回憶起來自母親和家的溫暖與慰藉。